您现在的位置: 福建金顶白蚁防治  >  公司动态  >  晋江除四害史上**全老鼠种类介绍

公司动态

晋江除四害史上**全老鼠种类介绍

2024-05-12

 

  常见种类

  一)褐家鼠(Rattus norvegicus)

  别名:大家鼠、沟鼠、挪威鼠

  体形粗大,体长约120-220mm,体重约60-350g。口鼻钝圆,背毛棕褐色,腹毛灰白色,尾毛短而稀疏,尾上面黑褐,下面灰白。耳短而圆,向前遮盖不到眼部。尾长短于体长。后足粗大,前后足背面白色。乳头6对,即胸部2对,腹部1对,鼠蹊qī部3对。

  褐家鼠的繁殖力很强,雌鼠受孕后,21-22天后就能分娩。产后即可受孕,每胎平均7-10仔,**多可达23只。幼鼠3个月龄即可交配繁殖,生态寿命约2年。

  褐家鼠是家、野两栖鼠种。除了栖息在各类建筑物及居民区底层地下室外,亦能攀登上层。常出没于垃圾堆、下水道、河湖沿岸及港口码头等潮湿地区。

  褐家鼠有明显的室内外季节迁移现象。在北方,每年4月天气较暖后,由室内迁居室外;到10月天气较冷后,又迁回室内。主要在夜间活动。警惕性高,对环境中新出现的物体有明显的回避行为,因此,在人类干扰较少的地方,布放毒饵或投放捕鼠器灭鼠,常收效较少。所以先投放无毒前饵或投放慢性灭鼠剂,可收到理想灭效。

  (二)黄胸鼠(Rattus flavipectus)

  别名:黄腹鼠、尾鼠、屋顶鼠。

  体形中等,体长约140-180mm,体重约60-180g。与褐家鼠比较,体较纤细。背毛黄褐色,腹毛棕黄色,尾毛上下部色相同。耳大且薄,向前遮盖上眼部。尾长大于体长。口鼻尖长,后足细长,前足背面中央毛色暗灰,后足背面白色。乳头5对即胸部2对,鼠蹊部3对。

  黄胸鼠一年四季繁殖,每年可产3-4窝,每胎平均5-7仔,**多达16只,怀孕期与哺乳期与褐家鼠相似。出生后的幼鼠约3个月性成熟,生态寿命约1年多。

  黄胸鼠善攀登,多匿居于建筑物的上层及裂缝间。在粗糙面上能直攀而上,还可沿铁丝、电缆而行。夜间活动,黄昏和黎明前为两个活动高峰,但白天有时也出现,在室外有时也能捕到,行为习性与褐家鼠相似,都有明显的新物反应。食性较广,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,含水量较高的食物对其有更强的**力。

  (三)小家鼠(Mus musculus)

  别名:小鼠、小老鼠、小耗子。

  体形较小,体长一般60-90mm,体重约7-20g,口鼻长而尖。尾长与体长相等或略短。毛色变化较大,栖居野外及农田周围住宅区的体毛偏黄褐色;栖居在城镇内的,多偏灰褐色。背毛灰褐色;背腹毛间一般无明显界限。尾毛短而稀疏,背腹色相同。

  小家鼠繁殖力强,在适宜条件下,一年四季能繁殖,年产5-7窝,每窝平均产仔4-6只(**多可达16只)。产后不久,母鼠又可受孕,妊娠期19天,幼鼠2个月龄性成熟。性成熟后生命**旺盛期约100天,生态寿命不到一年。

  小家鼠喜栖息于干燥、离食物近的隐蔽场所,如柜子、棉絮、衣物、厨房、仓库以及杂物堆积处。常在仓库保温层打洞或在破箱抽屉中筑巢,巢材为破布、纸屑等。野外喜栖于田埂和草丛间。昼夜活动,虽然有黄昏和黎明两个活动高峰,但在室内白天常见到外出觅食。小家鼠食量约2-3克,但每次出外摄食量只有0.1克,所以每个昼夜平均需出外数十次觅食,并且有常常变更觅食场所的习性。因此,在鼠活动范围内若用毒饵灭鼠,则投放毒饵应采取堆多量少的原则。小家鼠对环境中出现的新物无回避行为,喜接近新发现的目标,因此用鼠夹及鼠笼容易捕杀。

  (四)黑线姬jī鼠(Apldemus agrarius)

  别名:田姬鼠

  体形比小家鼠大,体长65-125mm,尾长等于或短于体长。耳短,向前拉不及眼,后足长约20mm。乳头4对,即胸部2对,鼠蹊部2对。背毛棕褐色,中央有一条黑色或深色纵纹,腹面四肢内侧白色。尾两色,背面暗棕色,腹面污白色

  黑线姬鼠每年能繁殖3-4次,每胎平均5-9仔,**多达12只。北方地区每年只有一个繁殖峰(8月份**),但在南方,每年有春(3-4月)、秋(8-9月)两个繁殖峰,后峰高于前峰。出生于春季的鼠两个月即性成熟,但出生于秋季的鼠要长达5-7个月。黑线姬鼠生态寿命**长约一年。

  黑线姬鼠在农业区多栖息于田埂、菜园、墓地、沟渠及防风林旁边,常随农作物的轮作和季节变更而进行迁移活动。春季主要栖息于各种小春作物、蔬菜地,夏季多迁到高埂地,河渠旁、旱地作物间,秋季则迁于成熟作物田地内,冬季多迁往坟地、菜地、荒地、土堆及室内。

  黑线姬鼠夜间活动,有黄昏和黎明两个活动高峰,但白天也出洞觅食,下午明显多于上午。食性杂,以淀粉类食物为主,也摄食各种果实种子。

  危害

  鼠类可以直接把病菌传给人,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接传给人,起传播媒介和保菌作用。现已知道家栖鼠类至少能传播35种**。我国鼠传**主要有鼠疫、钩端螺旋体病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鼠源性斑疹伤寒、血吸虫病等。在鼠传**中,现在危害**的为肾综合症出血热。50年代至80年代,发病和病死人数急剧上升,到90年代初仍维持在较高水平,病死率虽有下降,但发病人数仍居高不下。钩端螺旋体病具有多宿主性,其中与鼠有关者占相当大的比例,年发病人数不低于肾综合症出血热,但由于波动大,突然出现的强流行可造成很大的损失。鼠类对粮食的损害尤为严重,但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。全世界储存粮食遭受鼠害的损失占收获量的5%,发展中国家更高,达15%-20%。

  鼠类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是在电力方面。鼠类常常进入配电室引起短路造成停电事故,经济损失非常巨大。危害的主要方式:啃咬电缆绝缘材料,或窜入变压器中,引起短路甚至引发火灾;走近高压线时,由于强磁场感应,会击穿、烧毁电器设备。

  另外家鼠对建筑、家具、电器、衣物、纸币、档案、单据、书籍、文物等的危害都是经常性的。对养殖业的危害也相当严重,此外老鼠咬伤儿童老人等也屡有所闻。{晋江除四害公司}


推荐信息

热门产品